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思想素质,计算机应用系于本周三下午在7901召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示范课结项汇报。会议由包海宾老师主持,系全体教师参与会议并就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一、课程定位
首先,会议介绍到《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结合了理论性、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计算机学科课程链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该门课程开课近三年以来,累计授课覆盖3个学院、8个专业、34个教学班,培养规模达1500余人,其中2024-2025学年授课学生1715人。在教学模式上,采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创新教学法,以此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建设思路
(一)系统化整体设计
在熟悉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思政内容进行全盘设计,根据不同的知识插入不同的思政元素,针对不同的授课方式采取不同的思政形式,让思政过程有节奏、接地气、不突兀。
(二)动态化实施策略
根据课程的进度及思政工作进行的情况,适时地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出思政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总结和复盘经验、调整实施方案,为下一步的实施提供依据。
(三)稳步性推进建设
按“实施、总结、再实施、再总结”的步骤推进整个思政教学,让每一个思政元素都能发挥作用,避免“为了思政而思政”的情况出现,让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三、已完成工作
在研究准备阶段,积极组织课程组老师参加校内外专题培训,着重提升对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在研究初中期,充分地梳理挖掘知识,组织课程组定期完成教研活动,讨论并部署思政建设任务;在研究后期的阶段,进一步完成课程思政的资源建设,发表课程思政相关的教改论文1篇,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并完成现课程思政的新课件、新教案和一套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包括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等工作。
会议最后,包海宾主任在会议总结中强调了下一步思政建设的思路,按照目前建成的思政资源,组织课程组按计划实施新一轮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订各类思政资源。同时,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让新教师尽快适应课程进度,掌握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争取申报高一级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官方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