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高水平学术论文分享交流会

2025/6/25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打印此文

本网讯(文/图 科技处 李世毅)为进一步浓厚学校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术思想碰撞,科技处于6月25日晚组织2025年高水平学术论文分享交流会,以在线会议方式,邀请管理学院刘婷婷、建筑工程学院曾赟、孙凤、许欢欢、安雪纬五位老师围绕前期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进行分享交流。各学院科研副院长(负责人)、校级科研团队成员、科研骨干共计100余人参加此次分享交流报告会。本次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汪俊良主持。

在此次分享会中,刘婷婷介绍了《To strive or abandon? The comparison effect of prior seeker-reviewed entries on subsequent solver engagement in crowdsourcing competitions》研究成果,通过逻辑回归、基于Naive Bayes/CNSenti/SnowNLP模型及融合模型的情感分析方法,探究了在线创意众包竞赛动态比赛机制的设计。研究发现在比赛过程中公开获得比赛组织者积极或消极反馈的参赛作品会激励参赛者参赛;网络浏览距离会削弱这一正向效应;参赛者更关注获得积极反馈的竞争作品,表现出“正性偏差”。研究深化了对创意众包竞赛社会比较机制及作品公开现象的理解,也为比赛机制的动态设计提供了指导。

许欢欢介绍了《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Carrera unified  formulation for optimizing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 concrete structures as t》研究成果,结合多种模型和优化器的优势,能快速准确地预测结构的振动特性,明确了几何参数、材料参数等对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结构设计提供指导、有效分析FG - GEAM夹层板的振动行为,并验证其有效性。

安雪玮介绍了《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esulfurized construction gypsum modified with functionalized nanocellulose》研究成果,开发并表征了基于FGD石膏和功能化纳米纤维素的新型复合材料,为FGD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减少环境压力,同时也为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改善提供了新材料选择。

曾赟介绍了《Application of the Carrera unified formulation andmachine learning for vibration analysis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as the main part of construction robotics》研究成果,用CUF方法有效分析复合锥形壳体振动,用XGBoost-LightGBM混合算法验证结果可靠,GPL增强显著提升动态性能,探索了机器学习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

孙凤介绍了《High strength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C) with  recycling waste glass powd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Mechanical and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of rubberized  calcium-sulfoaluminate-cement-based ECC for ultra-thin  white-topping overlay use》研究成果,探索将废玻璃粉(GP)作为水泥的部分替代材料,用于制备低碳、高强、高拉伸延性的GP-ECC,研究了废弃橡胶粉作为石英砂的替代材料,用于制备早强硫铝酸盐ECC,揭示了CR改性早强硫铝酸盐ECC作为超薄罩面的可行性。

汪俊良表示,希望全校科研人员打破传统学科边界,通过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等方式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水平。

此项活动为“智汇花溪”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科技处讲继续组织类似活动,推出更多优秀成果,加速推进学校交叉学科融合发展,为学校学科发展提升提供助力。






相关链接
南泉校区: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招生 双桥校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 咨询热线:023-62846626 023-6284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