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法坛巨匠,杏坛楷模

2025/10/18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打印此文

编者按:百年风云激荡,教育薪火相传。在民族求索与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一代代中国教育家以赤子之心与思想之光,凿开混沌,奠基未来。他们或躬身杏坛,以生命滋养生命;或革新理念,以智慧点燃希望;或胸怀家国,以理想照亮前路。其精神,如长明之炬,不随时代变迁而黯淡,反因岁月沉淀而愈发璀璨。今日,我们重寻他们的足迹,不仅为追溯一段历史,更是为叩问一种精神——那种扎根实践、敢为人先的锐气,那份诲人不倦、甘当人梯的深情,那颗立德树人、教育报国的初心。这精神,是穿越时空的力量,是当下教育变革深处最深厚的底气。

“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稿件,愿以笔墨为桥,连接往昔与今朝。让我们共同走进教育家们的思想世界,聆听那些穿越百年的嘱托与回声,在传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以今日之实践,续写“教育兴邦”的时代新篇。


在新中国法治建设与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位令人敬仰的法学泰斗,他就是高铭暄教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资深教授,高铭暄先生以卓越的学术成就、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中国刑法学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为我国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他虽已年近百岁,却依然心系教育,用一生诠释着“人民教育家”的崇高精神。

教育理念的奠基者

高铭暄教授始终站在教育理论的前沿,他的教育理念如明灯照亮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方向。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他强调法学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中,他倡导“综述研究法”,让学生全面收集中外资料,作出文献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学术成就的开拓者

高铭暄教授在刑法学领域的学术成就举世瞩目。他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唯一一位自始至终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的学者。从1954年到1979年,历经25年、38稿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终于诞生,结束了新中国没有刑法典的历史。在此后的40多年里,他参与了历次刑法修正案的讨论,见证了中国刑法立法的不断完善。他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与发展完善》等著作,系统梳理了中国刑法立法的发展脉络,为法学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他主编的《刑法学原理》三卷本,堪称中国刑法学的扛鼎之作,荣获多项国家级大奖,充分展示了其高超的学术水平和突出的实用价值。

教学实践的引领者

在教学实践中,高铭暄教授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引领者。他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他教过本科生,培养过硕士生、博士生,指导过博士后研究人员,还为进修生、电大生、夜大生、高级法官班学员、高级检察官班学员授课。他的课堂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深受学生喜爱。他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指导研究生时,他倾注心血,每年有数月的时间专门审阅学生论文,字斟句酌,连标点符号、错字、漏字、用词不当等都能修改出来。他培养了众多法学人才,如著名刑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陈兴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姜伟等,这些学生在各自领域传承着他的教育理念和精神。

人格魅力的彰显者

高铭暄教授的人格魅力是其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体现。他谦逊质朴,平易近人,始终保持着学者的风范和师者的风度。他尊重每一位同事和学生,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常说:“我是一名教师,捧着一颗爱心,站在三尺讲台,不求姹紫嫣红,切盼学生成才。”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使他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教育情怀的坚守者

高铭暄教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一种深沉而执着的情怀。他关心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法学教育到其他学科教育,他都倾注了无尽的关注和思考。他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教育现状,为改善教育条件积极奔走呼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即使在年近百岁时,仍笔耕不辍,主编《当代刑法前沿问题研究》等著作,为法学教育和研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高铭暄教授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一生。他用自己的智慧、奉献和情怀,书写了中国法学教育史上辉煌的篇章。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我们应以高铭暄教授为榜样,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
南泉校区: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招生 双桥校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 咨询热线:023-62846626 023-6284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