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开展“锋暖社区 代码传温情”智慧助老专项活动

发布人:党建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3/22 浏览量: 【字体:

三月春“锋”暖、追“锋”正当时。3月17日至3月20日,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码小农”志愿服务队走进巴南区长南桥社区,开展“锋暖社区 代码传温情”智慧助老专项活动,以科技赋能志愿服务,用代码传递人文关怀。

一、智慧课堂跨越“数字鸿沟”
在首场Deepseek科普讲堂中,20名银发学员佩戴老花镜认真记笔记的场景令人动容。志愿者们通过“场景模拟+实物演示”,生动展示了深度求索人工智能系统在医疗预约、生活缴费、应急求助等适老场景的应用。61岁的王阿姨兴奋地向邻居展示学习成果。课堂特设“银龄数字能力评估表”,为后续开展精准化服务建立数据库。

二、互动教学玩转“智能时代”
“微信视频怎么加美颜?”“手机内存不够怎么办?”在击鼓传花互动环节,老人们抛出的实际问题点燃现场。志愿者们创新采用“游戏闯关”模式,将12项智能手机功能分解成趣味任务卡,老人们在志愿者的协助下逐一解锁技能。62岁的李大爷完成“闯关”后竖起大拇指。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团队自主编写的《银发族智能手机实用手册》。

三、反诈舞蹈舞出“安全防线”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伴随着改编版《爱你》的轻快旋律,志愿者与老人们共同演绎防诈手势舞。团队将六大常见养老诈骗类型编入歌词,通过“舞蹈教学+情景剧再现”的方式强化记忆。“这个冒充客服的骗局我上周刚遇到过,现在知道怎么应对了!”参与表演的刘奶奶表示要把反诈手势教给广场舞伙伴。
“码小农”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周思琦表示,本次服务累计惠及社区老人40余位,标志着“码小农”志愿服务2.0模式正式启动。未来将依托“银龄数字能力评估体系”,开发适老化小程序,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让雷锋精神在科技助老的实践中绽放新光芒。

相关链接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