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动态 > 软件学院、数字孪生产业学院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交流会

软件学院、数字孪生产业学院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交流会

发布人:软件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 本站  浏览次数:

(图/文软件工程研究所 秦伦1029,软件学院、数字孪生产业学院在6102智慧教室举办软件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题交流会。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吴朝锋老师、软件学院副院长唐浩坤、软件学院和数字孪生产业学院的骨干教师齐聚现场,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聚焦教师在认证准备中的实操需求,分享实用方法与经验,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交流会伊始,吴朝锋老师率先梳理工程教育认证“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明确认证对专业建设的核心要求,为后续议题讨论奠定基础。随后,各环节围绕教师关切的七大核心问题有序推进。

针对“如何撰写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大纲”,吴朝锋老师结合实例从三方面拆解要点:一是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确保每项目标可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二是突出课程内容的能力导向,融入工程实践与创新训练模块;三是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兼顾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

吴朝锋老师重点解读三类达成度测算与证明方法(对应“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达成度问题):课程目标达成度需通过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数据综合分析,形成量化评估报告;毕业要求达成度需构建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映射矩阵,结合课程考核结果与实践成果分层论证;培养目标达成度则需依托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行业专家评价等外部数据,开展周期性评估与分析。

“申请材料撰写”与“自评报告结构”环节,吴朝锋老师详细介绍申请材料的核心模块与撰写注意事项,强调数据真实性与佐证材料的完整性;针对自评报告,明确其需包含专业概况、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结构,指出各部分撰写需紧扣认证标准,且需通过数据关联实现“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三类达成度材料的相互印证,形成逻辑闭环。

关于“应对专家组现场考查”,吴朝锋老师分享考查常见形式(含档案查阅、教师座谈、实践环节检查等),建议教师提前梳理教学档案、凝练课程建设亮点、熟悉认证核心指标,确保准确回应考查问题。此外,交流会设置互动答疑环节,教师就认证准备中的具体困惑提问,吴朝锋老师逐一解答,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参会教师表示,此次交流会精准覆盖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要点,提供了系统的实操指导,有效解决了认证准备中的难点问题。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教师搭建了工程教育认证经验交流平台,对推动软件工程专业认证工作有序开展、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