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双桥校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校区第一会议室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教学研讨暨第五次集体备课,备课会由纲要教研室主任杨礼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双桥校区)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集体备课主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展开。负责第五章主备课的莫兴隆老师对本章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了解析,他强调主要是讲清楚两次会议(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带来的转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清楚认知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道往何处、路在何方。此外,导入部分引入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该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其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通过毛泽东的诗词引入兼具历史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莫兴隆老师讲述结束后,与会老师对其阐述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发言内容如下:杨礼老师强调,要让学生深刻领悟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并且突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讲解。唐时勇老师随即补充道,可以向学生详细阐述三湾改编,让学生明白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开始形成。紧接着魏云霞老师谈到,红军长征过程中涌现了许多英勇事迹,但要注意有所取舍和精炼,可以选择一个事件对其讲透即可。
集体备课活动不仅是教学设计的优化过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研文化构建的重要载体。通过常态化、高质量的集体备课,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智慧”,让教育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优化”,最终实现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